十年一梦扬州夜,青楼薄幸诗人杜牧闲情事

杜牧,一个才情出众的诗人,以他那犀利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,创作出了许多令人倾心的诗作。其中,他笔下有一段闲情事,发生在美丽的扬州夜晚。这位诗人以他独特的视角,描绘了青楼薄幸的景象,勾勒出了一个颇具诗意的纷繁世界。十年一梦,扬州夜,究竟是怎样的场景,让杜牧如此深情款款地诉说?让我们一同踏入杜牧的幻境,领略那一段旖旎人生。

唐朝诗人辈出,最为出名的当属李白、杜甫和白居易,而晚唐也出现过两位著名的诗人,这便是后人称为“小李杜”的李商隐和杜牧。

杜牧不仅诗文写得好,还擅长兵书,曾注解过《孙子兵法》。但是他为人所津津乐道恐怕是他风流韵事。

杜牧年轻时长得英俊不凡,生性狷介狂放,重要的是才华过人,落笔成文,出口成章,二十六岁就进士及第,而且很快就通过制策登科。在那个流行诗文,崇尚读书的年代,杜牧年纪轻轻就成了当时的顶流。唐宋两代,读书人都喜欢逛青楼,杜牧也少不了去逛青楼。于是才有:

落魄江湖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。

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

十年一梦扬州夜,青楼薄幸诗人杜牧闲情事

扬州是江南的繁华之所,当年隋炀帝曾沿着大运河南下扬州。特别是秦淮河上,更是夜夜灯火通明。每到夜晚,扬州城的青楼之上常有上万只红纱灯悬挂起来,灿烂辉煌,照彻夜空,九里三十步的长街上,熙来攘往着顶珠戴翠的人群;远远望去,犹如仙境一般。

在宰相牛僧孺执掌江都扬州杜时,牧曾经任牛僧孺节度府的中掌书记,每在公务之余,往往是纵情宴游娱乐。

在如此好玩的地方,怎么能缺少风流的杜牧呢,每天晚上杜牧必定去青楼游玩。牛僧孺担心他会出事,暗中派三十多人保护他。但杜牧却满以为自己的行踪绝无人知晓,心里颇为得意。其实他到什么地方寻欢作乐,牛僧孺无不心中有数。

就这样过了几年,到杜牧被升任侍御史时,牛僧孺为他饯行,席间告诫他说:"以您的才华和气概,在新的位子上,自能化险为夷,能应付自如;但是您需要在风情方面控制一下自己,不然会影响身体健康。"杜牧因误解了对方的好意便说:"本人幸而能够自我管束,不至于烦您操心的。"

牛僧孺笑了笑没有说什么,当即让侍仆拿来一只小书匣,在杜牧面前打开,里面乃是暗中保护他的人给牛僧孺的秘报,共有上千份,上面写的内容都是:某天夜晚杜书记到了谁家,没有出事;某天晚上在哪一家宴饮,也没出事……杜牧看罢大为惭愧,于是流着泪向牛僧孺礼拜致谢。

此后终生感激僧孺,所以在僧孺去世时,杜牧为他作墓志铭,极力表彰其优点,借以报答知遇之恩。

唐文宗大和九年(835年),三十三岁的杜牧升为监察御史,赴长安任职,分管东都洛阳。当时李司徒辞掉节度使在家闲居,生活极度奢华,洛阳的名士都去拜访他。李司徒大开宴席,当时的达官贵人都赶来赴宴。因为杜牧主管法纪,所以没敢邀请他。

杜牧让前去赴宴的人致意。说自己愿意赴会。李司徒只好送去了请柬。杜牧此时正对酒独斟,已经喝得微醉了,听到邀请后立即赶了过来。当时宴会已经开始,场上有歌舞妓女一百余人,都是色艺双绝。杜牧一人独坐南排,瞪大眼睛注视着歌舞妓女。他喝下满满的三杯之后。问李司徒道:"听说有个叫紫云的,她们之中哪一个是?"李便用手指给他看。杜牧又凝神细看了半天,说:"名不虚传,应当赠给我。"李司徒只得俯下身子直笑,妓女们也转过脸来看他。就在这尴尬的时候,杜牧不慌不忙又自饮三大杯,一边站起身来一边朗声吟道:

"华堂今日绮筵开,谁唤分司御史来?

忽发狂言惊满座,两行红粉一时回。"

意气闲逸,旁若无人,瞬间缓解了尴尬的场面。

唐文宗太和末年,杜牧由侍御史出任沈传师江西宣州府幕僚。虽为幕僚,但是事情却不多,仍是处处宴游,但因没有他喜欢的地方,所以处处都不能引起多大兴趣。

后来杜牧听说湖州是个好地方,风光秀丽美好,又有许多出色的女子,于是盼望着前去一游。

湖州刺史某乙是杜牧的好友,也很理解他的心意。等到杜牧到了湖州时,他便经常为他安排宴会,到处游览,凡属娼优名妓,尽力罗致了来,统统放在杜牧面前。杜牧往往都是凝神注目了一番后,说道:"确实很美,但未尽善。"某乙又问他有何要求,杜牧说:"应该让张水嬉叫全州人都来观看,待四面围满了人时,我要在人群前漫步注目,希望能借此机会,兴许有新的发现。"

某乙大喜,照他的话办理。到这天,两岸的观众人山人海,但直到太阳偏西时,仍然一无所得。快要停船靠岸时,在人丛之中,有位寻常老妈子领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,杜牧仔细端量一番后说道:"这位才是真正的倾国之色,以前的那些统统是白搭而已。"

于是让人告诉小姑娘的母亲,要把她们接到船上来。母女两人都害怕了,不敢上船。杜牧便说:"暂且不娶,先约定个日期。"母亲说:"如今说定了,以后不算数,又该怎么办?"杜牧说:"不超过十年,我肯定会成为此郡太守;十年之内我不来,那就任你嫁给谁都行。"

女孩的母亲答应了他,杜牧便以重金定了这门亲事,立定盟约之后便分别了。因为有这段经历,所以杜牧回朝之后,始终惦念着湖州,但因官职尚低,一直未敢公开。

不久,先后出任黄州、池州的刺史,后来又改任睦州刺史,这都不合他的心意。杜牧与周墀一向交往深厚,等到周墀作宰相时,便连续三次向周墀投寄书札,请求镇守湖州。书札的意思是说自己弟弟眼睛有病,希望在江南疗养。

直到宣宗大中三年,才任他为湖州刺史,等他来到湖州时,已经过了十四年了。原先约定的那个姑娘,已经嫁给别人三年,而且生了三个孩子了。杜牧到任后,派人持信去招她,她母亲担心被抢,带着年幼的孩子一同去见他。杜牧责问她母亲道:"以前既然许给我了,为什么反悔?"母亲说:"以前约定的是十年期限,等了十年不来然后才嫁人的,已经嫁出去三年了。"

杜牧于是拿着她说的供词来看了看,低头沉思了一会儿,自语道:"她说的都符合事实,勉强她是不好的。"便给她一份丰厚的礼物打发走了。杜牧因此写诗寄托自己的伤感,诗中写道:"

自是寻春去校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。

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荫子满枝。"

杜牧一生写下了很多诗歌,有不少是跟歌妓有关,古代的歌妓身份低微,往往都是命运多舛,杜牧非常同情他们,在他的《张好好诗》,《杜秋娘诗》等。古代的歌妓要是放在现在很多都是大明星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